2025-08-06
近期,PTE考试迎来重大改革,同时英国多所顶尖院校突然调整PTE成绩认可政策——剑桥大学明确拒收PTE学术类成绩,爱丁堡大学、伦敦国王学院(KCL)等名校划定“最后期限”。这一系列变动对计划留学英国的学生影响显著,需重点关注目标院校最新语言要求。
一、英国Top 10院校PTE认可政策介绍
以下为英国部分顶尖院校对PTE成绩的最新要求(截至2025年7月更新):
剑桥大学:2025年7月新政,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全面停用PTE学术类成绩,仅接受雅思与托福。
曼彻斯特大学:官方可接受语言成绩清单中无PTE选项。
萨塞克斯大学:不接受PTE Online考试成绩。
爱丁堡大学:2025年入学仍接受PTE(总分62.单项54),但2026年起所有专业永久取消PTE认可。
伦敦国王学院(KCL):不再接受PTE Academic Online成绩;线下考试仅限2025年申请季,2026年政策待定(预期进一步收紧)。
牛津大学:语言班接受PTE UKVI,但直录本科仅认可雅思(总分7.5.单项7.0)与托福成绩。
UCL:PTE语言要求分为五个等级,目前仍接受PTE Online成绩(但政策稳定性需关注)。
帝国理工学院(IC):仅接受线下考点或UKVI SELT版本的PTE成绩;需注意PTE成绩有效期自入学时起计算(2年),非申请时起算。
伦敦政治经济学院(LSE):2025年重新将PTE纳入本科语言认可清单,要求总分与单项均不低于70分,且仅接受单次考试成绩(有效期2年)。
布里斯托大学:接受PTE,要求总分78分(单项71)。
重点提示:剑桥、爱丁堡等名校已明确调整PTE政策,26Fall申请者需优先确认目标院校最新要求,避免因成绩不被认可影响录取。
二、PTE改革核心:难度与评分逻辑全面升级
培生教育集团(Pearson)官网宣布,PTE Academic学术类考试将于2025年8月7日进行重大更新,涉及考试类型、评分机制及与雅思分数对照表的调整,主要变化如下:
(一)新增题型:更贴近真实语境的沟通能力评估
口语模块新增两项题型:
总结小组讨论(SGD):需在2分钟内提炼3分钟多人讨论的核心观点,重点考察信息整合与主旨提炼能力(如抓住讨论结论、各方主要观点);
情景回答(RTS):10秒准备+40秒回应,侧重实际场景中的沟通与应变能力(如理解情景、给出合理解决方案并简要解释)。
题型总数从20种增至22种,旨在更精准测试考生在真实交流场景中的语言运用能力。
(二)评分机制:依赖策略失效,写作内容权重提升
交叉供分取消:阅读、写作提分难度增加约30%,以往通过口语(RA)拉高阅读分的策略不再适用;
人工审核加强:写作部分内容分权重暴涨100%(如写作任务内容分从3分增至6分),对逻辑与观点深度的要求显著提高。
(三)题量与时间压力:专注力挑战升级
口语DI题量增加40%(从3-4题增至5-6题),阅读选择题数量翻倍(从1-2题增至2-3题);
总题量(52-65题)不变,但口语与写作部分考试时长延长20分钟,对长时间专注答题的能力要求更高。
三、名校“抛弃”PTE的深层原因
(一)评分可信度受质疑
培生频繁调整题型与分数对标标准(如2025年8月起雅思7.0对应PTE听说读写76/58/59/69),导致大学招生办难以制定稳定的录取标准。
(二)政策风险持续攀升
PTE Online考试曾出现舞弊事件,爱丁堡大学官网明确表示:“此类事件促使我们重新评估PTE作为语言能力证明的可靠性。”
(三)雅思成为“零风险”选择
英国所有院校(包括罗素集团大学及各类签证类型)均100%接受雅思成绩,其评分稳定性与40年的全球声誉使其被G5院校列为“黄金标准”。
四、26Fall申请者为何建议转考雅思?
(一)政策安全性对比
PTE:半年内多次调整考试规则与分数对标,院校认可名单持续缩水(如剑桥、爱丁堡已明确拒收);
雅思:近十年核心题型与评分标准稳定,全球超10.000所教育机构无条件认可(含所有英国院校)。
(二)难度变化趋势
PTE此前因易刷高分受青睐,但此次改革增加人工审核、取消部分题型的阅读加分后,整体难度已显著提升,而雅思的评分逻辑与难度相对更可预测。
五、三大主流英语考试如何选?
从全球认可度与政策稳定性综合评估:
雅思 ≈ 托福 > PTE:雅思在英联邦国家(如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欧洲)占据绝对优势,被全球超10.000所机构认可;托福是北美地区首选(美国超3400所大学认可);PTE官方宣称认可机构超3000所,但实际有效认可列表不足1800所,且顶尖院校常设额外限制。
六、突围建议:用实力应对政策变局
当越来越多名校收紧PTE认可政策,选择雅思不仅是规避风险,更是为申请提供“零不确定性”的语言证明。语言能力是留学的基础,无论考试如何改革,扎实的英语水平始终是通往理想院校的关键。
温馨提示:2025年英国院校语言政策进入高频调整期,建议考生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目标专业的最新语言要求清单,或咨询专业机构获取替代方案建议。与其在变动的政策中冒险,不如用稳定的实力锁定未来!